今天是:

江南大讲堂:文化对谈《研究有意思》第三期举行

发布日期:2024-12-20  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肖若溪、孙萍 图:李怡佳 审核:梁建

12月18日下午,江南大讲堂之文化对谈《研究有意思》第三期《我决定不再读物理了——谈熊湘老师的明代诗人身份危机研究》在图书馆三楼鼋元阅享空间举办。本期对谈嘉宾为人文学院副教授熊湘、副教授朱云辉。全校近60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熊湘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在浙江大学物理系读本科时,对“宇宙是什么”等问题产生了最初的困惑。因对文科的兴趣,在毕业之际选择跨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这段经历为熊老师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也对身份认同问题有了更深的思考。熊老师以自身经历鼓励即将考研的同学,大家每考一门,录取概率都在增加,不要轻易放弃。

谈及研究缘起,熊老师从理到文的身份转变,促使他探究中国古代文人如何看待文人身份、如何面对身份认同等诸多问题。选择明代诗人王世贞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他勇于捍卫自己的文人身份,对“文人无用”进行反驳与喟叹,是文人身份高度认同的典型案例。

聊起研究中的乐趣,熊老师认为主要在于过程之美,是研究过程中的灵光乍现与内心富足,而非论文的发表与否。虽然跨专业考研遇到不少困难,但文学是一个让人享受其中的世界,最终都是值得。朱老师对此表示认同,意义建立在过程之中,而非外界的客观评价,衣食住行固然重要,对精神需求的探索更为重要。两位老师鼓励同学们勇于追求自己的兴趣,找到个人与外界评价体系的平衡点,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问答环节,两位老师分享了论文写作的实际困难、研究过程中的自我怀疑,为同学们解答毕业论文的困惑。

江南大讲堂之《我决定不再读物理了》暨《研究有意思》第三期文化对谈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更是一次对自我认知、学科价值以及身份认同的深度探讨,有助于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融。目前,《研究有意思》播客节目现已在小宇宙APP上线,今后将推出更多精彩对谈,增强各学科青年教师的交流、推动良好学术氛围的建设。

活动现场(一)

活动现场(二)

活动现场(三)

阅读( (编辑:石可婧)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