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4月7日】3月下旬,由江南大学商学院、无锡市发展改革研究中心、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共同主办的江南大学“江南案例谈”暨“校地党建联盟签约仪式”在宜兴市白塔村举办。专家们共议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为白塔村的发展出谋献策。
白塔村位于宜兴市西渚镇西南端,与溧阳天目湖交界。从三十年村里的老百姓连电费都交不起、守着蜡烛煤油灯过日子的贫困村到2022年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5.5万元,村民们走出了一条探索脱贫攻坚的新出路和乡村振兴新模式,先后荣获国家级和省级荣誉20余项。
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在现场分享了白塔的发展经历。近年来,白塔村依托江苏尤其是宜兴的陶文化、茶文化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围绕“生态立村、文化强村、旅游富民”,打造了白塔农业、白塔生态、白塔文化、白塔旅游四大产业和白塔味道等一系列产品,形成了五大园区、七大展馆、八大高效农业,高低结合、动静结合、老小结合旅游格局,搭建了7.6平方公里乡村旅游致富平台,前往白塔村旅游的人数已经超过100万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白塔优势,做强高效农业,做美生态环境,做活文化产业,做精特色旅游。发展夜间经济,把游客留下,把文化演好,把产品卖出,打造夜游白塔村新模式。”欧阳华表示。同时,他也抛出了问题——未来,白塔村如何发展得更好?
江南大学商学院谢玉梅教授建议,乡村建设可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圈多链。要把农民当作乡村振兴的主体,建立完善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够收获租金、薪金、经营收入、股金,进而发展产业、就业和家业。此外,还需要完善多元协同机制。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入局发展乡村。
江苏大学智慧城市与特色小镇研究院无锡分院院长杨雅婷指出,乡村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关注农村的人才输入问题,培养新时代职业农民,支持新兴的职业农民培养工程,提高农业职业人才的服务与保障。
江南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刘长青表示,借着本次活动,“政、校、村”三方距离拉近,也希望今后三方通过党建结对建立长期联系,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各个层面和各个方面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把白塔村建设的更美好,也进一步通过典型案例示范和经验总结推广,推动无锡地区其他乡村的发展,助力苏南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形成。
据了解,这也是江南大学商学院“江南案例谈”的第三期。刘长青告诉记者,“江南案例谈”由江南大学商学院案例中心策划组织,从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探索苏南经济发展创新的结合点出发,汇聚在江苏的政产学研各路专家学者,以案例主题分享、专家访谈综述、圆桌论坛讨论、参观走访交流等方式,总结探索创新苏南模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11月27日和今年1月15日,“江南案例谈”已相继组织了以“双碳战略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聚焦专精特新,增添发展动能”为主题的两场活动,并发布《江南企业案例蓝皮书》,取得良好反响。
本文来源于:交汇点
原文链接: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0/Rbhl1ehAKS0jeB2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