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江南大学校园的前世

发布日期:2023-06-12  来源:江南晚报   汪春劼
资料来源 江南晚报

【江南晚报6月6日】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江南大学;2002年在长广溪畔征地3000亩建设新校园;2003年9月30日,新校区大楼建设开始施工;2004年9月初,第一批学生搬至新址;2007年9月,最后一批学生搬进新校区,学校实现了整体置换。

2018年,江南大学在校学生3万多人(其中本科生20191,研究生8686,留学生1285),从建校至今已有十几万学子在此留下了他们的青春印记。江南大学借助这块风水宝地,迅速发展,排名直线上升。

江南大学的今生常为人所乐道,可它的前世知者不多。

江南大学校园内有一条东西向的闪溪河,把校园分为北区1800多亩与南区1200多亩。这条河在公元2000年以前都是船来船往的航道,它与长广溪、马蠡港等相通,从而与外部世界实现水运互联。

以河为界,北部糜巷桥自然村归无锡县东 乡(1995年无锡县更名为锡山市),2003年起迁至大通路糜巷桥社区;南部为雪浪乡的渔业村91户、农场7户、俞巷102户、上头巷17户、席巷17户、赤马嘴83户,共1251人,2005年起,他们离开家园安置在仙河苑。

北区:糜巷桥村

据王金中先生所述,清末民初,糜巷桥村已有80余户,400多人,村民以农耕为主,辅以栽桑养蚕。后随上海开埠,不少家庭的男劳力到城市打工。

1903年,该村创立私塾学堂,由本村王嘉山任塾师。民国初年改称开化乡第九初等小学。1923年,该校设教室1间,教师2人,学生66人。抗日战争期间,王庸在家设塾授徒。1941年,殷明祖以祠堂作校舍,招收村中94名孩童入学。新中国成立前,张之彦集资创办了糜巷桥小学。20世纪50年代初,设一、二、三年级和四、五、六年级2个复式班,教师4人,学生106人。后又在本村觅地造房,重建糜巷桥小学,直到1996年并入东 实验小学。

1992年统计,全村总面积1062亩,建筑面积106亩,全村总人口500人,分布在145户汉族家庭。有近20个姓氏,以殷、张、王为主,丁、席、杜次之,还有周、吴、陈、赵、钱、何、黄、薛、尤、曹、朱、陆、毛等姓,但无糜姓人家。

20世纪80年代末,糜巷桥村创办了一个由333亩水田组成的农场,分别由三个组团形成。村中有1台太湖牌1350联合收割机、4台中型拖拉机、6台插秧机、2台农用汽车、5000平方米水泥晒场,千百年相袭的繁重的手工作业,已被先进的机械化取代。村民们得以腾出手来,从事养猪、养禽等传统副业,有高产鱼池 65.7亩。

20世纪80年代,糜巷桥大力发展村办工业。1990年其工业产值4000万,利润350万;1992年村工业产值为1.3亿,利润为700万元,主要企业有建筑工程队、汽车铜带厂、电工厂、有色印染厂,厂区占地共200亩,有本村职工163名,外地职工200个。后又建有无锡县精密合金材料厂、无锡县合金模具厂等。

从1989年起,全村饮用自来水,家家安装闭路电视,户户使用液化气,摩托车、汽车也成为寻常的交通工具,大多数人家有别墅。

“进入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既有欧美风格又有民族特点的村标——立体雕塑,让人遐想。有现代化小学校、行政中心、活动中心、农民别墅、停车场,水榭花坛,亭台楼阁,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繁花似锦。”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对该村的描述。可以说,糜巷桥村在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农业机械化、让村民致富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村中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河:秀才浜,其直通闪溪河,小河不仅可供村民饮用和浇灌农田,涝保丰产;也可供村妇淘米、洗菜、汰衣服、刷马桶,它更是孩童们游泳、嬉水划船乃至钓鱼捉虾的最佳处。

曾在私立江南大学史地系任教的王庸是糜巷桥村人,这位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生前没有料想到,他的故乡会成为江南大学校园。江南大学的学生们也不知道,他们脚下这片土地曾走出一位杰出的学者。

南区:多是围溪造田的产物

长广溪正如其名,不仅沟通五里湖与太湖,有十多公里长,且从石塘桥以南至横山桥以北比较开阔,约有一平方公里范围。1968年,雪浪公社党委书记孟志成,紧随潮流,也打起了长广溪的主意,实行“围溪造田”:新开东内河,泥土船运到西岸筑坝。

11月下旬,在秋收秋种结束后,雪浪公社成立以萧志康为首的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赤马嘴农户家。靠人工挖掘,用肩挑、手推板车运土,一担担土、一车车泥倒进浩瀚的湖水中,刹那间不见踪影。要围筑10余华里范围的大堤坝,谈何容易。由于人员不足,围垦速度非常缓慢。加上经常下雨等因素,耗工巨大,大家一时产生消极畏难情绪。1969年夏、秋季农忙结束,全公社总动员。凡是有劳动力的青、壮年男女齐上阵,组成了浩浩荡荡的会战大军,在赤马嘴埋锅造饭。肩挑、手推、船运,接近一年,大堤筑成,东西两堤在半湖墩合拢。1969年底,抽干湖水,整田平地,建成可耕田1300亩。

“围溪造田”时发现了属马家浜文化的“赤马嘴遗址”。出土过新石器时期器物,还发现过旧石器及两汉、三国时期的钱币、陶瓷器、两晋的青瓷器、南北朝的钱文墓砖、宋代的陶瓶等。据考证,这里6000年前已有先民聚居。现在江南大学校园立有一块石碑,刻文纪念。

1970年4月8日成立长广溪建设筹建组,陆泉培为筹委会负责人,并向全公社招募劳动力。第一年就招到劳动力300余人,分成护堤组、基建运输组、农业垦植组等。护堤组负责围岸大坝加固工作;基建运输组负责规划设计盖建民房宿舍、食堂、猪舍等;5个农业组负责格田成方,深翻黄生泥土,因为土质坚硬,人工翻土十分费力。第一年种植的水稻虽不理想,也能达到亩产五六百斤;大堤内侧坡地种植的黄豆也喜获丰收,收获有一万余斤;河槽低洼地种植的茭白获得大丰收;棉花因土地贫瘠而不适应欠收,过后放弃种植。

1970年建成民工宿舍28间,食堂11间,猪舍几十间。过后又逐步增建办公室、会议室等。其所用木料大多是拆除的雪浪山朝山坞尼姑庵的材料。

1971年长广溪建立“五七农场”,面积3200亩,落户170多人,从此,河底里有了新农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五七农场更名为雪浪农场。

农场还搞副业办工业:成立无锡县第二母猪良种场,母猪存栏最高达120多头,每年生产仔猪2000余头。猪场内还种植各种花卉,成为花园种猪场。先后办起了五金电化厂、机油泵厂、印染助剂厂等。除工农副业外,这里先后开办了党校、农业技术学校、乡镇工业培训学校;还成立雪浪知青点,公社三级干部大会经常在这里召开,党员培训、民兵训练及各条线都到此地活动过。

莫忘奉献家园的乡亲

故土难离,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离开他们熟悉的这片热土,乡亲们心中必有几分失落与不舍。为江南大学新校园的建设,为无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在地的乡亲们作出了牺牲。为留住根的记忆,2009年,在板桥村委的协调下,赤马嘴村民自发捐款,在江南大学内的旧址地建造“赤马轩”与两座纪念亭。南阳巷居住的大多为张氏后人,学校在他们兴建的亭前刻石立碑,撰写《南阳亭记》,彰此善举:

八百八十多年前,北宋末,金人南进,张氏祖先为避战祸自河北省清河扶老携幼辗转数千里,历经艰辛,迁至江南蠡湖长广溪畔,耕耘繁衍,创建南阳巷,子孙遍居蠡湖岸沿山一带直至太湖之滨,其宗祠坐落于南阳巷村西。

张氏宗祠之享堂,名香远堂,岁岁阳春,张氏子孙云集祭祖于堂前。锡邑自古乃人文蔚起之地,躬逢盛世,科教兴国,百年名校江南大学兴建新校区于此,宗祠偕南阳巷均在拆迁之列,张氏后人为纪念祖先,亦为尊师重教,感怀桑梓,特将政府所拨补偿金悉数捐赠,筑亭于该祠旧址,取“南阳”二字以命亭,此亭名由来者。乡情厚谊,感人至深。

南阳亭近倚蠡湖,遥对嶂山,处校园之中央,在山水之间也。莘莘学子,课余晨昏,或诵读于亭前,或休憩于亭内,激扬时指点江山,谈笑间志存千里,切磋砥砺,深造有得。人才辈出,师之德也;富民强国,众所望也。谨祈百年江大,厚德载物,乐育栋梁,桃李芬芳,海内同钦。

13948b18-9583-4ea1-a7ba-a55187d20e8f.jpg.jpg

9b74be8f-c24c-4ec4-80a4-cf6231023d42.jpg.jpg


本文来源于:江南晚报http://szb.wxrb.com/jnwb/pc/layout/202306/06/node_A01.html

原文链接:http://szb.wxrb.com/jnwb/pc/content/202306/06/content_144094.html

阅读( (编辑:张青)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