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6月12日】由中国粮油学会主办、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承办的中国粮油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主题为“科技聚力构建粮食产业发展新格局”。本次年会也是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之一,会议共设置开幕式、特邀报告、科普展示和技术交流参观等四大板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500多位粮油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会交流。
近两年来,中国粮油学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对标中国科协建设一流学会和特色创新学会的要求,发挥科技社团桥梁枢纽作用,坚持“四服务”职责定位,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丰富服务会员方式,推动学会在党的建设、学术交流、期刊建设、科技奖励、成果推广、科普教育、专家智库、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巩固发展,团体标准等新业务也不断培育壮大,充分体现了“学术引领、科普示范、智库聚才”的办会理念。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学会将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中国科协的指导下,带领广大粮食科技工作者践行科学家精神,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支撑,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一是激发创新活力,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核心技术突破,着力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二是践行大食物观,从传统粮食作物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木本油料,挖掘杂粮杂豆资源,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提供有效方案。三是强化业态创新,加强跨界协同合作,推动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技术与粮食产购储加销深度融合,协调上下游科技资源,充分发挥创新技术优势,推动粮食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开幕式上进行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表彰了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并为获得2022年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2022年“最美粮油科技工作者”称号的人员以及学报突出贡献审稿人颁奖。大会同期还举办了专题科普展,传播和宣传粮油科普知识,组织参会代表到当地典型企业进行技术参观交流。
在特邀报告会上,主办方邀请了9位粮食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十四五”粮食科技规划及行业创新发展等内容发表主题演讲,为广大粮食科技工作者打造了一场粮食领域高层次、高水平的科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通过梳理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提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有关负责人从标准创新和质量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指出要完善粮食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强化粮食流通各环节质量安全管理要求。江南大学教授顾正彪从调控粮油加工精度、开发谷物抗营养因子、食物合理搭配提高谷物利用率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粮油营养价值的建议。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刘景圣介绍了玉米保质减损和食用品质提升,以及玉米主食化、功能化、高值化和工程化关键技术等方面形成的相关成果。河南工业大学教授赵仁勇从粮食加工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因素、发展趋势、创新需求等方面,对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忠杰介绍了推动高标准粮仓工艺技术实施和“碳中和”粮库建设的相关内容。
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分析了我国植物油近30年的消费量、品种结构、供给源、消费能力的变迁,并对植物油消费的未来趋势提出了建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谭斌从营养健康与加工环节节粮减损角度,深入剖析了发展全谷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江南大学教授胥传来以“粮食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为切入点,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介绍了免疫快速检测相关技术与产品。
通过本次学术年会,全国粮油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凝聚智慧和力量,为提升粮食全产业链综合竞争力、构建粮食产业发展新格局献计献策,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粮食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科技支撑。
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报http://www.cnfood.cn/electronic?qdate=2023-06-13&index=0
原文链接:http://www.cnfood.cn/article?id=166776041572621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