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网3月5日】过去,人们通常将健康视为医学治疗疾病的过程,但随着对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健康被重新定义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饮食、生活方式、环境、心理等多个方面,“主动健康”理念已深入人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长期关注健康中国建设和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特医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带来了《构建“主动健康”研究新阵地的建议》,陈卫表示,食品科学和医学交叉研究可以为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更深入的科学依据,是实现“主动健康”的关键路径之一。
特医食品潜力巨大
“主动健康”强调了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行为来维护健康,而不仅仅是依赖医疗系统对疾病的治疗和干预。这一理念的转变标志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从单纯的“治疗疾病”转向了“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强调了健康的全周期性和全方位性。
在陈卫从事的食品科学领域,“主动健康”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例如利用健康食品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精准的营养干预策略来促进人们的生命活力,保持健康状态。
陈卫表示,“主动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尽管医学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许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当前,人均寿命已经大幅延长,但同时也面临着慢性病增多的问题。通过“主动健康”的理念,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例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压力管理等,从而延长“健康寿命”,维护身体、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综合健康状态。
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主动健康”理念的普及将极大推动生命健康研究及产业发展。像现在的基于基因组的疾病早期筛查、精准营养与个性化健康管理、行为医学等前沿科技领域,都受到“主动健康”理念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持续进步,“主动健康”理念将进一步指导生命健康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望减轻医疗系统负担,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我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逐渐进入公众视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满足特定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求而加工配制的食品,适用于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下的人群。特医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推动食品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慢性疾病负担不断加重的背景下,特医食品的研发势在必行。
陈卫表示,我国特医食品领域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加强研究合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食医领域交叉融合
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是支撑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障。我国当前人口结构、消费需求以及健康理念的转变为食品营养健康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食品营养与医学研究的交叉融合。
在这一背景下,陈卫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食品与医学两个领域要联合建立全面、系统的中国人群营养健康多组学数据库,深入挖掘中国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特征,为个性化食品营养干预和健康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其次,开展膳食组分与健康调控机制的基础研究,重点关注膳食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开发健康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要借鉴“食药同源”理念,积极拓展健康食品资源,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
另外,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要加强对肠道微生态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深入探讨肠道微生态在慢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通过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
最后,呼吁政府加大在食医交叉领域的科学基金支持力度,要围绕营养健康产业发展背后的基础性、关键性原理问题,打造融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科学研究平台。这将有助于培养该领域国内外影响力的一流科研人才,解决健康食品创制的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
本文来源:民生网https://www.msweekly.com/index.html
原文链接:http://www.msweekly.com/mobile/show.html?id=15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