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4月24日】大豆怎么变成“肉”?培养皿中怎么用细胞“种”出五花肉?一代代留洋前辈又是如何为中国的食品学科夯实基底?4月18至19日,2024“主流媒体看江南”活动在江南大学举行,新江苏传媒记者走进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和食品学科史馆,深度感知江南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太湖之滨、蠡湖之畔,江南大学的时光指针已经划过66载。作为教育部直属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江南大学依托轻工、食品等一流学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设计学三个学科进入A+档。在最新的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上,农业科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1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在软科最新排行榜上,食品学科连续5年蝉联世界第一,纺织学科首次位列世界第二。
校园西南角,未来食品科学中心静静矗立,步入中心一楼,作物发酵的淡淡味道在空气中散开。较于传统食品,“未来食品”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名词。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坚表示,未来食品是未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的代表性物质,主要解决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问题,核心内容包括了植物基食品、食品感知、智能制造、替代蛋白、精准营养、食品安全。换句话说,未来食品就是利用现代科技对食品进行创新和改造,从而满足人类对食品安全、营养、口感等方面需求的食品。
先进技术,成为未来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透过楼层指引,记者注意到目前中心大楼内已建有食品合成生物学实验室、人造食品实验室、食品大数据实验室、中试车间细胞工厂种子培养区、人造食品智能制造区、人工气候室、智能车间等多个实验平台,通过融合食品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促进未来食品产业的发展。
说起未来食品,“人造肉”或许是人们最熟悉的未来食品之一。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工作人员潘梦妍介绍,当前“人造肉”主要有两条技术路径,一条是用植物(大豆、豌豆)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几种物质“拼”出植物肉;另一条则是从动物体内提取干细胞,然后在生物反应器中培育的试管肉,即用动物细胞“种”出肉。在“人造肉”的研究和产业化运用上,江南大学都已实现技术突破。在未来中心内的植物蛋白肉加工生产线上,植物基分离蛋白经过复水、脱水、拆丝,与其它配料有效整合压实后,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能产出一块块植物蛋白肉。
“未来食品科学中心自2019年11月成立以来,依托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国家一流学科的科技优势,广泛开展前沿研究,并已经和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多款产品投入市场,未来我们还会积极推动学科技术和产业应用的相结合。”潘梦妍说。
食物,伴随着人类的生存演化,也映射了社会发展的变迁与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学科史馆前,序厅由青、红、黄、白、黑五色土组成,寓意食从土中来;汇聚不同语言和书法形式的“百食图”,则代表了无论何种文化、语言、和地域,食品永远携带着共同记忆。作为国内首家食品学科史馆,江南大学食品学科史馆不仅展示了江南大学食品学科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史。
从发表中国首篇《Science》论文到出现全国最早的《微生物学》译著、酱油酿造专著和水果加工贮藏专著,江南大学的历史上涌现出魏嵒寿、朱宝镛、秦含章、沈学源、陈騊声等中国最早一批食品学科大家,他们倾其所有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留下大量成果和宝贵经验,相关技术更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时代发展,一批又一批的江南学子接过前辈的肩上重任,继续在食品学科领域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大学食品博士科技服务团成立20多年来,足迹遍布了全国12个省、15个市县,走访了200余家食品企业,为企业解决170余项的技术难题。在超过16000公里的行程中,新一代接棒者正用行动为社会发展助力、为乡村振兴赋能,真正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本文来源:新江苏客户端
原文链接:https://m.jschina.com.cn/v3/waparticles/01166a4745744b46bdaf900b32795c42/39ffHJjlABcadLE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