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江南 >> 正文

创新育人风格,打磨让学生喜爱的思政“金课”

发布日期:2024-05-11  来源:新华日报   新华传媒智库 王男
资料来源 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5月11日】近年来,江南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开展思政课“启拓教学”的改革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江南大学风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本期“智观·青春新实践——思政教育工作研究”融媒体行动,邀请到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侯勇,分享该校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经验。

以学生为本打造思政“金课”

【实践案例】 去年11月,江南大学本科生新生转型教育活动——《宝哥说》之“忠勇佳杰江南马先声”举行,来自17个学院的400余名本科新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现场就“如何组织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反对内卷,提倡努力”等话题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忠勇佳杰”四位老师进行探讨,享受了一场思想盛宴。

【智观专访】 采访中,侯勇提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忠勇佳杰”教师组合中的“勇”。十年前,由四位志趣相投的思政青年老师一起“琢磨”出的思政课程“新教法”,一经实施便受到全校学生的欢迎,由此该院“启拓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套体系完善的教学方法,成为江南大学思政课“法宝”之一。

3月15日,江南大学2024年上半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暨“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召开。五年来,类似这样的全校集体备课会,江南大学已连续举办9次,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形成了深受学生喜爱的大型思政类校园文化脱口秀“宝哥说”教学品牌,9年来已经走进全国110余所院校开展理论宣讲。

侯勇告诉记者,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亲和力,学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启拓(QITO)”综合教学改革为依托,将公共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养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喜爱程度。“启拓教学”成果先后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实现从一门课向多门课拓展、从课堂教学向实践教学延伸、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辐射推广、从校内向其他高校和单位推广应用。

此外,学院还牵头成立“无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江南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联合无锡市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无锡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目前联盟成员学校已达29所。

帮助青年教师“站好讲台”

【实践案例】 采访中,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蔡瑶坦言:“年轻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怎么把课讲好。大家优势各不相同,但各自发挥创造性、主动性,用十年时间终于打造出‘启拓’品牌,让学生面对不同老师,不会审美疲劳;年轻教师也有时间将一个专题搞深搞透,不会有本领恐慌。”

【智观专访】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面临教学能力素质从站上讲台向站稳、站好讲台的挑战。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启拓教学”模式对于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据介绍,“启拓教学”缘起于2009年,是针对当时思政课的“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不高问题,进行的专题化教学改革。突破在于:以问题链打造专题、团队协同优化教学、教研相长提升讲授深度,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设计智慧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启拓(QITO)教学”是以“问题(Question)导向、课堂互动(Interaction)、思想(Thought)引领和团队优化(Optimization)”四维融合为理念,着力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师能力提升、课堂生动高效、学生真心喜爱等问题。具体做法是:“专”“全”结合。教师在一个轮次中专注于特定专题对不同教学班授课,对专题内容深入研究,推进教研互促;同时要求“轮转专题”,经过几轮实现教学内容全覆盖。团队协同教学。教学团队内部和教学团队之间实行网格化、交叉化和协同化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启拓教学”模式帮助教师在与学生“交互”的个性化教学中磨练能力,把自己最擅长、最精彩的呈现给学生,对一些错误言论、作品和思想等给予强有力的分析和批判,站稳站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讲台。

用鲜活故事阐释信仰的力量

【实践案例】 2023年,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参赛作品《新时代如何赓续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基于无锡市100位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史的调查研究》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特等奖,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上首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奖项。

【智观专访】 侯勇表示,上述获奖项目对于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铭记历史、践行新时代青年责任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学院善用“大思政课”创新育人格局的一个缩影。

重视课程建设,拓展教学时空。学院采用“线上+线下+实践”三位一体的方式拓展课堂场域,积极开发高校思政课精品在线课程。国家一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线以来,累计选课人数超过5.3万,慕课课程浏览量3317万人次,累计互动59万余次。课堂外,先后开展了“信仰公开课”“老李讲故事”等第二课堂,邀请退伍老兵、抗疫英雄、援疆教师等走进思政课堂,用鲜活故事深入阐释信仰的力量。

活用社会资源,强化实践育人。学院整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开展了50多场“行走的思政课”“田野上的党史课”活动,结合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节日、事件,确定不同专题,走进红色地标,来到田间地头,通过现场讲解、相互交流的方式,加强思政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大协同”要落实落地,做好保障工作。在如何推动高校完善“大思政课”体系建设的问题上,侯勇建议,大思政课育人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不能只靠马克思主义学院就能把立德树人做好,也不能只靠专业课程就能把大学生培养好,要培养的是“五育”融合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依靠全社会来共同推动立德树人工作。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05/11/node_1.html

原文链接:https://xh.xhby.net/pc/layout/202405/11/node_6.html#content_1325436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