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首页轮播图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首页轮播图 >> 正文

第十届全国发酵工程学术研讨会暨“海创江南”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在无锡举行

发布日期:2024-11-10  来源:生物工程学院   文:韩俊 图:濮烨 审核:聂尧、林丹

11月8日-10日,第十届全国发酵工程学术研讨会暨“海创江南”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在无锡举行。本届大会以“生物制造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5位两院院士、近90名专题报告专家、生物制造与发酵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产业界代表等400余位参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发酵工程和生物制造领域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促进现代生物技术与发酵产业的交叉融合,助推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无锡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常青,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谭建荣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贺克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陈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校长应汉杰教授,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于学军理事长,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堵国成教授及有关专家出席大会。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刘龙主持大会开幕式。

本届大会由江南大学、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主办,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未来食品科学中心、粮食发酵与食品生物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承办。

合聚万物,成致未来。周常青在致辞中指出,无锡始终坚持培育增量大、后劲足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力争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率先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依托江南大学等创新平台,无锡在合成生物这一赛道具备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海创江南”高校统战联盟作用以及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高效率的校地企对接、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为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崔荣国代表高新区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此次大会聚焦“生物制造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与无锡高新区前行方向高度契合,以院士领衔的高规格、大咖云集的影响力、行业领先的权威度,形成一系列重量级、标志性会议成果,促成更多“政、产、学、研、投”全领域联动合作,为助力无锡高新区乃至无锡市,聚力打造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于学军代表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向与会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协会将继续搭建好平台,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推动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由大国向强国迈进。

堵国成代表江南大学向各位院士专家的莅临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江南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持续提升办学水平,积极加强人才培养,重视科技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需求。相信通过本次会议,生物制造在理论创新、技术变革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将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会上还举行了2024年度“伦世仪教育基金”杰出青年学者颁奖仪式。本次评选收到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申请人的申报材料,经评审决定授予浙江大学连佳长、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徐鹏、天津大学李锋、华东理工大学田锡炜、江南大学吴群5位杰出青年学者。会上,“伦世仪教育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陈坚院士为获奖学者颁发奖牌。

会议特邀无锡市科技局副局长鲍静解读《无锡市合成生物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她从无锡具有的产业基础、科研基础、资源聚集和政策支持优势出发,详细介绍了无锡市以实现创新能力有效攀升和创新人才加速集聚为目标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及其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鲍静表示,期待各位专家能够将先进的技术、创新的思维和丰富的经验带到无锡,携手合作开辟经济增长新空间。

随后,无锡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匡宏进行合成生物产业推介。他介绍,无锡市高新区作为经济发展、交通枢纽、现代产业和科技创新高地,积极对标一流营商环境。区域内拥有合成生物发展生态的独特优势,如平台、转化、载体支撑等,期盼通过高端资源和优质项目,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与会院士分别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变革等领域内最新研究热点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主旨报告由陈坚院士主持。

谭建荣院士在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报告中,畅谈生成式人工智能。谭院士以“如何看待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相继颁发给AI领域科学家”为引,介绍了以大数据、大模型和大算力为技术特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他指出,新质生产力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等,具备创新能力的制造业对于提升国家实力至关重要。

贺克斌院士围绕“碳中和与产业变革”主题,重点介绍了世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关键材料创新和双碳行动支撑体系面临的挑战。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变化趋势等背景下,碳中和目标实现是全球关注的重点。他强调,科技创新在未来的价值大大提升,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最后,贺院士以清华大学开放透明的全球生命周期单元过程数据库——“天工计划”进行了举例。

应汉杰院士以“生物制造与未来物质制造”为报告主题,特别提到四次产业革命,并以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生产方式的巨大革新为切入口,围绕“粮食自主可控”“绿色低碳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多方位未来生物制造改变人们生活的发展方向。他认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生物制造是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邓子新院士分享了“大健康创新链的产业之痛与破解之道”,展开介绍了产业链之痛、研发链之略和创新链之钥。邓院士表示,生物学家和工程师联合起来对生物系统进行重新布线和编程,将有助于高效、经济、环保地生产药物、健康食品和功能保健品,为治疗癌症和遗传病等提供新手段,最终改变人们的生活。

此外,大会共设7场分论坛报告,包括生物制造青年学者论坛和专题论坛,内容涵盖微生物代谢与细胞工厂、蛋白质工程与生物催化、微生物组学与酿造工程、糖生物工程与生物制药、合成生物学与未来食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等,与会学者们多维度探讨前沿科技,分享科技成果,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动能,助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发酵工程学术研讨会已连续举办十届,对促进我国发酵工程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生物制造已成为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及新业态发展的重要途径,此次大会以政策解读、专题报告、学术交流为纽带,整合多方资源,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现场

周常青致辞

堵国成致辞

主旨报告

合影

阅读(95 (编辑:韩俊)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